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一)GDP與經濟增長率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定時期內(一般按年統計)在一國國內新創造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額。統計時,要將出口計算在內,但不計算進口。區分國內生產和國外生產一般以“常住居民”為標準,只有常住居民在一年內生產的產品和提供勞務所得到的收人才計算在本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內。常住居民是指:居住在本國的公民、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和長期居住在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因此,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國的領土范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以市場價格表示的產品和勞務的總值。也就是在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減去“國外要素收入凈額”后的社會最終產值(或增加值)以及勞務價值的總和。
在宏觀經濟分析中,國內生產總值指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廣泛的用途。國內生產總值的持續、穩定增長是政府著意追求的目標。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其經濟發展總水平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經濟發展速度的提高就比較困難;對經濟尚處于較低水平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由于發展潛力大,其經濟發展速度可能達到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長。這時就要警惕由此可能帶來的諸如總需求膨脹、通貨膨脹、泡沫經濟等問題,以避免造成宏觀經濟的過熱態勢。
(二)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是單位和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存款和手持現金之和,其變化反映著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的運行和居民個人的投資行為有重大的影響。
中央銀行根據宏觀監測和宏觀調控的需要,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1)流通中現金(用符號M0表示),是指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2)狹義貨幣供應量(用符號Ml表示),是指M0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3)廣義貨幣供應量(用符號M2表示),是指M1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M2與Ml的差額,即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個人的儲蓄存款之和,通常稱作準貨幣。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控制貨幣市場,實現對經濟的干預。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會影響利率,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對貨幣供應量的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從而影響貨幣需求并使其與貨幣供給相一致,以進一步影響宏觀經濟活動水平的經濟政策。
(三)失業率
失業率是指勞動力中失業人數所占的百分比,勞動力是指年齡在16歲以上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的全體。失業率上升與下降是以GNP相對于潛在GNP的變動為背景的,而其本身則是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當失業率很高時,資源被浪費,人們收人減少,在此期間,經濟的問題還可能影響人們階情緒和家庭生活,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四)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通貨膨脹率是指物價指數總水平與國民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之差,即通貨膨脹率=物價指數總水平一國民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
通貨膨脹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主要有:引起收入和財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對價格,降低資源配置效率,促發泡沫經濟乃至損害一國的經濟基礎和政權基礎。通貨膨脹有被預期和未被預期之分,從程度上則有溫和的、嚴重的和惡性的三種。溫和的通貨膨脹是指年通脹率低于10%的通貨膨脹,嚴重的通貨膨脹是指兩位數的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則是指三位數以上的通貨膨脹。為抑制通貨膨脹而采取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通常會導致高失業和GNP的低增長。
(五)利率
利率或稱利息率,是指在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資金額的比率。利率直接反映的是信用關系中債務人使用資金的代價,也是債權人出讓資金使用權的報酬。
從宏觀經濟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動反映出市場資金供求的變動狀況。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市場利率有不同的表現。在經濟持續繁榮增長時期,資金供不應求,利率上升;當經濟蕭條、市場疲軟時,利率會隨著資金需求的減少而下降。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