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新股,一上市便高開低走,首日拉出大陰線,以后一段時間也是大陰連小陰。這樣的股票當然不必去參與短炒,而是要注意其底部,在底部基本可靠、莊家吸貨已足時介入。此時的介入以中線介入為好,因為像這樣底部明顯、莊家成本明朗的情況并不多,介入的安全性高,但因為上面有比較多的套牢盤,莊家一般不會急速拉升,而是在逐步的振蕩中將阻力化解。
即使是上市時被大力炒作過的股票,也有一個中線建倉的問題。新股在上市后很快被炒作,對于做短線很有利,卻不一定是中線建倉的最好機會。因為這類新股短線沖高之后,絕大部分要回落整理,尋找新的平衡點。在底部基本確認之后,再擇機進行中線建倉,就比較穩妥了。具體來說,中線可選擇以下情況的新股。
(1)應選擇上市首日換手率在60%~75%之間的新股,表明莊家已快速完成建倉,此后洗籌的幅度和時間不會太長。如換手不充分,表明莊家吸籌不足,難以控盤。如換手率太高,有可能產生多家主力機構介入的局面,后續行情難以展開。而對上市當日漲幅在200%~300%之間,換手率在75%以上的新股也應回避,這可能是主力機構將在一級市場收集的籌碼當日派發套現的結果。
(2)此外,向“戰略投資者”配售的新股上市后也應積極關注,因為這已成為一種主力短、平、快建倉的方式。“戰略投資者”可從上市公司處以批發價購進大量籌碼。
對戰略配售個股應把握好介入時機。根據有關規定,配售新股中戰略投資者必須持股半年以上,而一般法人則需3個月。因此投資者可在“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上市前一兩個月再介入,這樣做既可相應縮短炒作時間,又可使資金得到充分利用。
選股點金
在新股中尋找機會,需要有相當的看盤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在做必要分析的同時,還需根據大盤情況判斷新股目前所處的階段,然后才能做出一個較為準確的判斷。對于機構而言,從選擇目標股進行建倉到開始拉升需要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因而對于這個板塊的關注更應立足于中線,而不應急功近利。大部分股票在上市初期,缺乏力度,短期走勢不易判斷,震蕩頻繁,只有其中極個別的股票能走出連續上揚行情,給投資人帶來一些短線機會。由于機構操盤手法各異,對這個板塊的評價很難有一個固定的程式,其中差別只能憑個人的悟性慢慢領會。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