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51.資產會因為他人的行為而難以掌控。你或許會有一段時間看起來是錯誤的,而群體成員似乎(或感覺)是正確的。將自己與他人進行過多的比較是一種侵蝕意志的過程——雖然這是天性使然——而且,這也會給你施加過多的壓力。
52.一定要記住,當事情看起來“好得不像是真的”時,它們通常不是真的。
53.卓越投資需要第二層次思維——一種不同于常人的更復雜、更具洞察力的思維方式。從定義上來看,大多數投資者不具備這種思維能力,因此成功的關鍵不可能是群體的判斷。某種程度上來說,趨勢、群體共識是阻礙成功的因素,雷同的投資組合是我們需要避開的。
54.由于市場的鐘擺式擺動或市場的周期性,所以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在于逆向投資。
55.當最后一個希望成為買家的人成為買家的時候,市場就會到頂既然在到頂時,所有買家都已經加入到了看漲群體中,那么牛市就不會進一步上漲,市場也已高到了它能夠達到的極限。此時買進或持有都很危險。
56.“低買高賣”是一句古老的名言,但是被卷入市場周期中的投資者卻常常反其道而行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逆向投資:在人們冷落時買入,在人們追捧時賣出。
57.“千載難逢”的市場極端情況似乎每隔10年左右便會出現一次——這還不夠頻繁,以至于投資者很難以利用市場極端獲利為業。但是,嘗試這樣去做應該是所有投資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58.即使市場過度發展,記住,“估價過高”與“明天就會跌”是截然不同的。
59.市場可以被高估,也可以被低估,并且能夠將這種狀態維持一段時間甚至若干年。
60.你必須保證自己在進行逆向投資的時候,不僅知道它們與大眾的做法相反,還知道大眾錯在哪里。只有這樣你才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在立場貌似錯誤或損失遠高于收益的時候,才有買進更多的可能。
61.最終獲利最高的投資行為,是我們所定義的逆向投資:在所有人賣出時買進(因而價格很低),或者在所有人買進時賣出(因而價格很高)。
62.顯而易見的投資者共識幾乎總是錯的……投資背后群體意識的凝聚,往往會消弭其潛在的利潤……比如,一項“人人”都認為很好的投資。在我看來,單從定義來講,它就不可能是這樣的。
63.杰出投資者能夠識別并買進價格低于實際價值的股票。只有當多數人看不到投資價值的時候,價格才會低于價值。
64.杰出投資的進程始于投資者的深刻洞察、標新立異、特立獨行或早期投資。這就是為何成功投資者大多都很寂寞的原因。
65.懷疑并不等同于悲觀。在過度樂觀時,懷疑倡導悲觀;但在過度悲觀時,懷疑又會倡導樂觀。
66.為了獲利,我們必須對頂峰時普遍的樂觀和谷底時盛行的悲觀持懷疑態度。
67.當刀子停止下落,塵埃已然落定,不確定性得到解決的時候,利潤豐厚的特價股也將不復存在。當買進某種東西再次讓人感覺安穩的時候,它的價格再也不會那么便宜。因此,在投資中,利潤豐厚和令人安穩通常是矛盾的。
68.作為逆向投資者,我們的任務就是盡可能謹慎熟練地接住下落的刀子。
69.市場認為極其安全的證券可能會提供令人乏味的收益,而極不安全的證券可能會超出投資者的風險容忍能力。
70.我們是積極投資者,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可以通過識別好機會而擊敗市場另一方面,許多擺在我們面前的“特殊交易”好到不像真的,避開它們是取得投資成功的關鍵。因此,和許多事情一樣,促使一個人成為積極投資者的樂觀,以及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懷疑,二者必須保持平衡。
71.等待投資機會到來而不是追逐投資機會,你會做得更好。在賣家積極賣出的東西中挑選,而不是固守想要什么才買什么的觀念,你的交易往往會更為劃算。
72.投資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只有真正做出失敗的投資時才會遭受損失。不做失敗的投資就沒有損失,只有回報。即使會有錯失制勝機會的不良后果,也是可以容忍的。
73.對細節關注得越多,越有可能獲得知識優勢。通過勤奮的工作和專業的技術,我們能比旁人知道更多關于個別公司和證券的信息,但想要在對于整個市場和經濟的認知上做到這一點則很難。因此,我建議大家要努力做到“知可知”。
74.投資者應盡量弄清自己在周期和鐘擺中所處的階段。這不會令未來變得可知,但它能幫助人們為可能的發展做好準備。
75.如果你持有一個固定觀點的時間足夠長,遲早你會是對的。即使你是一個門外漢,你也有可能因為偶爾準確地預見到別人沒有預見到的東西而得到大家的贊賞。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的預測總是有價值的……
76.人們往往會根據既往經驗做出通常準確的預測。然而,根據既往經驗做出的準確預測并不具備太大價值。正如預測者通常會假設未來和過去非常相似一樣,市場也會這樣做,從而根據既往價格延續性定價。因此,如果未來真的與過去相似,那么賺大錢是不可能的,即使是那些做出準確預測的人。
77.某些在關鍵時刻做出的預測能最終被證實是對的,表明準確地預測關鍵事件是有可能的,但同一個人持續做出準確預測是不太可能的。
78.認為可以掌握未來的投資者會采取武斷行動:定向交易、集中倉位、杠桿持股、寄希望于未來的增長——換句話說,即行動的時候不把預測風險考慮在內。另一方面,那些認為不能掌握未來的投資者會采取截然不同的行動:多元化、對沖、極少或者不用杠桿、更強調當前價值而不是未來的增長、高度重視資本結構、通常為各種可能的結果做好準備。
79.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告訴我,關于市場周期,唯一能夠預測的是它的必然性。
80.我們不知道一個趨勢會持續多久,不知道它何時反轉,也不知道導致反轉的因素以及反轉的程度。但是我相信,趨勢遲早都會終止。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永遠存在。
81.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要去往哪里,但最好明白我們身在何處。也就是說,即使我們不能預測周期性波動的時間和幅度,力爭弄清我們處于周期的哪個階段并采取相應的行動也是很重要的。
82.投資領域并不是一個可以預見未來、特定行為總能產生特定結果的有秩有邏輯的地方。事實上,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受運氣支配。
83.在繁榮期,承擔最高風險的人往往能夠獲得最高收益,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是最好的投資者。
84.很少有人充分意識到隨機性對于投資業績的貢獻(或破壞)。因此,迄今為止所有成功策略背后所潛伏的危險常常都被低估了。
85.決策的正確性無法通過結果來判斷,然而人們就是這么做的。好決策指的是當時的最佳決策,而根據定義,此時的未來還是未知數。因此,正確的決策往往是不成功的,反之亦然。
86.長期來看,好的決策一定會帶來投資收益。然而在短期內,當好的決策無法帶來投資收益的時候,我們必須忍耐。
87.因為大多數結果可能會對我們不利,所以我們必須進行防御性投資。在不利結果下確保生存比在有利結果下確保收益最大化更為重要。
88.在逆境中確保生存與在順境中實現收益最大化是相矛盾的,投資者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
89.防守能取得較好的穩定收益,而進攻往往承載著過多無法實現的夢想。
90.認定“一定”會發生的事卻沒有發生,會令你痛苦不堪。即使你正確地理解了基本概率分布,你也不能指望事情會按照預期的方向發展。成功的投資不應過分依賴聚集分布的正常結果,而是必須考慮到離群值的存在。
91.投資者之所以投資,是希望投資能帶來投資結果,他們的分析會集中在可能發生的情況上。但是一定不要只盯著預期發生的事而排除其他可能性……不要過度承擔風險和杠桿,否則不利結果會摧毀你自己。
92.當電腦管理投資組合時,會試圖通過以往有效的模型獲利,但這些模型無法預測變化,無法預測異常時期,因而既往標準的可靠性被普遍高估了。
93.我們會放棄追求完美,以及不會執著于確定何時到達低谷。更確切地說,如果我們認為出現了便宜貨,我們就會買進。如果價格更加低廉,我們就會買得更多。
94.成功的投資或成功的投資生涯的基礎是價值,你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你想買進的東西的價值。價值包括很多方面,并且有多種考察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賬面現金和有形資產價值,公司或資產產生現金流的能力,以及所有這些東西的增值潛力。
95.你必須以可靠的事實和分析為基礎,建立并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買進和賣出的時機。只有擁有良好的價值感,你才能培養在資產價格高漲并且人人認為會永遠上漲的時候獲利的紀律,或在危機時甚至價格日益下跌時持倉,并以低于平均價格買進的勇氣。當然,為達到在這些情況下獲利的目的,你對價值的估計必須準確。
96.除了提高獲利潛力之外,以低于價值的價格買進還是限制風險的關鍵因素。
97.大多數趨勢——看漲與看跌——最終總會發展過度。較早意識到這一點的人會因此而獲利,較晚參與進來的人則因此而受到懲罰。
98.我們可以通過周邊人的行為推知市場處在周期中的哪個階段。當其他投資者無憂無慮時,我們應小心翼翼;當投資者恐慌時,我們應變得更加積極。
99.由于相關性差異,具有相同絕對風險的個別投資能夠以不同的形式組成不同風險級別的投資組合。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多元化指的是持有許多不同的東西,很少有投資者認識到,只有投資組合中的持股能可靠地對特定環境發展產生不同的反映時,多元化才是有效的。
100.投資成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最偉大的投資者的必備心理之一,是認識到我們無法預知宏觀未來。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話)對未來經濟、利率、市場總量有超越群體共識的看法。因此,投資者的時間最好用在獲取“可知”的知識優勢上:行業、公司、證券的相關信息。你對微觀越關注,你越有可能比別人了解得更多。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