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量震蕩——小盤股 大盤穩健但能量不足時是小盤股的活躍期,因大盤能量不能滿足規模性熱點的施展,所以個股行情“星星點火”,其中又以小能量下小盤股行情更為靚麗。由于小能量難以滿足行情的持續性,故小盤股行情往往漲勢較迅捷,持續周期較短,適于短線操作。 突發利好——次新股 無論大盤處于什么狀態,若遇突發性重大利好公布,往往是價低次新股的活躍期。因為老股中往往有老資金進駐或者受困,新資金即不愿為老資金抬轎,更不愿為老資金解套。所以,重大利好公布后,上市不久的次新股群往...
許多人把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解讀為買了就不賣,以為長期持有股票賺了錢就是巴菲特的信徒,這樣的巴菲特解讀值得商榷。 在解讀巴菲特的投資模式之前,請每個人先設想一個金融家的形象:穿什么牌子的衣服?開什么車?住在哪里?辦公桌上有什么?出門必帶什么?和什么樣的人在哪里吃飯?等等。這時我再來描述他的生活細節:他住的地方相當于中國貴陽的郊區小鎮,房子還是1958年花了5.8萬美元買的,常常穿牛仔褲在肯德基請客,辦公桌上沒有電腦,幾乎不攜帶手機,肯定不會發短信。現在請你對比一下,這個巴菲特和...
巴菲特從100美元起家,2007年成為擁有620億美元財富的世界首富,中國人稱其為股神,可以說是投資者心目中的智慧化身。在2007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也有一個投資版的三分天下隆中對。 巴菲特把所有公司分為三類:上等,卓越的公司;中等,良好的公司;下等,糟糕的公司。巴菲特的衡量標準是:持續追加投入的資本(固定資產)與持續增加的利潤(稅前營業利潤)對比計算的投入產出比。 巴菲特把以上三類公司比喻為三類“存款賬戶”。 第一類,卓越的公司。公司能夠為股東持續提供非常高的投資收益率...
反趨向指標——UDL用法 引力線:(收盤價的N1日簡單移動平均+收盤價的N2日簡單移動平均+收盤價的N3日簡單移動平均+收盤價的N4日簡單移動平均)/4MAUDL:UDL的M日簡單移動平均 1。本指標的超買超賣界限值隨個股不同而不同,使用者應自行調整; 2。使用時,可列出一年以上走勢圖,觀察其常態性分布范圍,然 后用參考線設定其超買超賣范圍。通常UDL 高于某個極限時, 短期股價會下跌;UDL 低于某個極限時,短期股價會上漲; 3。本指標可設參考線。 反趨向指標——OSC用法 變動速率線...
現在許許多多投資者都在研究股神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選擇一家好公司的種種原則,更明白巴菲特所謂的價值投資指的是什么。用巴菲特的話來說就是“對于一家好公司的股票,我會持有10年時間甚至更長;而對于一家偉大的公司,我想會是永遠”。首先要明白,對于巴菲特這樣一個擁有眾多保險公司、眾多大藍籌公司以及各種債券的巨大金融帝國而言,現金流永遠都是不缺少的。也就是說,巴菲特可以真正做到永遠持有那些有投資價值的公司的股票,并且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再大舉買進自己看中的股票。而這對于...
所謂超級短線,是指當天買當天賣或今天買明天賣。選超級短線股的原則是選擇市場的強勢股、龍頭股。做超短線主要靠技術分析。在這方面,本人總結了“八大秘訣”。 一、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充足的看盤時間。 二、能夠及時發現市場的短期熱點所在。事實上總有少數個股不理會大盤走勢走出出色的短線行情,同時帶動整個板塊。短線操作的對象就是要選擇這類被市場廣泛關注卻有大部分人還在猶豫、不敢介入的個股。 三、在熱門板塊中挑選個股的時候,一定要參與走勢最強的龍頭股,而不要...
根據美國學者的分類,當今世界有五類投資方法占據主流地位: 第一是價值投資。他們依靠對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找出那些市場價格低于其內在價值的股票。這種方法可以追溯到本杰明格雷厄姆,但真正被發揚光大當巴菲特莫屬; 第二是成長投資。他們致力于尋找那些經營收益能夠帶來公司內在價值迅速增長的公司。麥哲倫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是成長投資最佳實踐者; 第三是指數投資。他們通過復制指數獲得市場平均回報,先鋒基金的創始人約翰伯格推廣了這一戰略,而標普500指數基金的市場影響力無疑是對...
市場發生變盤前,總會呈現出一些預兆性的市場特征: 一、指數在某一狹小區域內保持橫盤震蕩整理的走勢,處于上下兩難、漲跌空間均有限的境地中; 二、在K線形態上,K線實體較小,經常有多根或連續性的小陰小陽線,并且其間經常出現十字星走勢; 三、大部分個股的股價波瀾不興,缺乏大幅盈利的波動空間; 四、投資熱點平淡,既沒有強悍的領漲板塊,也沒有能夠聚攏人氣的龍頭個股; 五、增量資金入市猶豫,成交量明顯趨于萎縮且不時出現地量; 六、市場人氣渙散,投資者觀望氣氛濃厚。 至...
巴菲特稱未來20年甚至更久他寧愿持有股票而不是持有債券或現金。如果我們聽從巴菲特的話,那么應該如何選股呢?其實在巴菲特5個半小時的問答中,股神已經給你支了10招: 第1招:心中無股 有人問,你如何比較最新的買入機會與歷史上的其它買入機會? 巴菲特說,極少數情況下可以明顯看出股市過于低估還是過于高估,但90%的時間股市在二者之間模糊不清。如果你在別人恐懼時跟著恐懼,就無法做好投資。 絕大多數人關注的是股市走勢,關注的是別人在買什么賣什么,心里想的全是股票走...
1993年,在美國政府不斷加強對制藥公司管制的情況下,各大主要制藥公司股價大跌。1994年4月底紐約證券交易所制藥行業指數(DRG)只有79點。然而,在隨后5年該指數持續上漲,1999年4月底上漲到369點,4年漲幅高達367%。 在1999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有位股東問巴菲特:1993年醫藥股大跌,你卻并沒有趁機低價買入主要制藥公司股票,是不是犯了一個大錯誤? 巴菲特回答說:我竟然沒有那么做,簡直太糟糕了。如果再出現這樣的機會,我會在一秒鐘內做出反應,以低于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的價格一籃子地買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