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股發行速度加快。很多人從股市二級市場中賣出股票去抽新股,也有人問我,會不會賣出手中股票去抽新股,我是不會這樣做的。 首先,我已經滿倉操作,沒錢,我的投資組合已經布陣好了,不會受外來因素的影響,這時我仍然會堅持“烏龜政策”,持有手中的優質公司,等待機會。 事實上,新股和已上市老股對我來說沒有本質區別,按我的標準只會買一些我認為最優質的公司進行組合。若我發現新股中有性價比更好的公司,我也會買入,可是我近期沒有發現新股中有特別好的公司。從目前市場情況看...
價值投資就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場價格相對于它的內在價值大打折扣時買入其股份.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為評估投資和企業的相對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邏輯手段.內在價值在理論上的定義很簡單:它是一家企業在其余下的壽命史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折現值.雖然內在價值的理論定義非常簡單也非常明確,但要精確或甚至大概的計算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都是很困難的: (1)“一家企業在其余下的壽命史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本身就是一個難以琢磨的概念,這完全依賴于對公司未來的預期其本身就充滿了不...
秘訣一:當RSI曲線處于超買區時,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兩個峰,而此時,股價卻在創新高,出現了“頂背離”現象,即表示股價這一漲是最后的衰竭動作,表明買意已弱,行情即將向下,往往是比較強烈的賣出信號。 秘訣二:當RSI處于低位(往往在20以下),并形成兩個依次上升的谷底,而此時股價卻還在下降,出現了“底背離”現象,即表明這是最后一跌,是開始建倉的信號。 秘訣三:當RSI處在極高和極低位時,可以不考慮別的因素而單方面采取行動。比如上證綜合指數的RSI值如果達到90%以上,則考慮出貨;RSI值...
按照有關證券法規,上市公司每年必須公布年度報告,向社會公告其公司上一年經營情況。公司年報是公司全年經營的總結,也是來年工作的展望,它是廣大投資者能得到的用來了解公司的最全面可靠的信息。充分利用年報的信息,就可以判斷公司的價值,找出值得自己投資的股票。 當年報公布的時候,從某種角度上講,也是所有上市公司又回到了同一條起跑線的時候,投資者可以考慮進行遴選取舍。 1.選擴張有度股 不少擬進行送轉股的公司股票,隨著年報公布了分配預案的信息,也意味著股價基本到位...
掛單就是在市場交易時段從交易所傳出來的上下各五個買賣價位后面的等待買賣的數量。與上下各五個買賣價位一起,這十個數據組成了整個交易系統中最原始的公開數據。 就看盤而言,掛單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內容。 現在我們來討論一個經常出現但也許并不為市場所重視的細節:掛單在極短的時間里突然增加。 比如原來的接拋盤基本上都是二位數,也就是幾千股,但突然間二位數全部或者是幾乎全部都變成了三位數,這就是典型的掛單突增。 多空雙方幾乎是絕對不可能在同一個時刻進...
1、對大盤,大盤股(白線)上得比小盤股(黃線)快,要出現回調,而黃線上漲比白線快,則會帶動白線上。 2、漲跌比率大于1而大盤跌,表明空方勢強,反之多方強。此狀況高位看跌低位看漲。 3、成交量大的股票開始走軟,或者前期股市的熱門板塊走軟,當小心行情已接近尾聲。 4、股票基本走軟,市場在熱點消失還沒有出現新市場熱點的時候,不要輕易去買股票。 5、成交量屢創天量,而股價漲幅不大,應隨時考慮派發,反之成交量極度萎縮不要輕易拋出股票。 6、大盤5分種成交明細若出現價量配合理想當...
1,滿倉操作條件的實戰限定 在大盤背景良好的前提下,只有少于300萬元的資金而且該筆資金有較大短期業績壓力要求的時候,短線才可能考慮進行一次性滿倉操作。否則都應該采用分批,相互保護的復合方式進場。 2,分倉操作的戰術運用技巧 無論大盤好壞,大于500萬元以上的資金量絕對不允許一次性全部進場。每一次進場都必須充分考慮到出現意外情況時該如何處置。任何時候都應該保留一定的救援資金,以使自己時刻處在進可攻、退可守的主動位置。具體做法分為持倉目標分倉和投入資金分...
許多投資者經常對個股盤口的一些特殊現象感到迷惑不解,這里來給大家做一個解析。 一、做收盤 1、收盤前瞬間拉高——在全天收盤前半分鐘(14:59)突然出現一筆大買單加幾角甚至1元、幾元而把股價拉至很高位。 目的:由于莊家(或主力,以下略)資金實力有限,為節約資金而能使股價收盤收在較高位或突破具有強阻力的關鍵價位,尾市“突然襲擊”,瞬間拉高。假設某股10元,莊家欲使其收在10.8元,若上午就拉升至10.8元,為把價位維持在10.8元高位至收盤,就要在10.8元接下大量賣盤,需要的資金必然很大,而尾市偷襲則大多數人...
幾乎每個投資者都知道:炒股就是炒心態,可是他們忽視了另外一個同等重要的因素--思維。假設有位投資者的心態良好,但是他缺乏正確的投資思維,對股市運行趨勢的研判屢屢出現錯誤,那么,即使他的心態再怎么平和及心理素質有多么良好也沒有用處。 在股市投資的過程中,無論是投資者預測、分析,還是判斷、決策,都同樣離不開正確的思維。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與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同等重要的。 王者思維 有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有一位年輕的皇帝,當他穿上將軍的盔甲,披上戰袍,手拿鋒利...
《圣經·馬太福音》里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一個富翁給他的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做生意。一年后,他召回仆人們,想知道他們各自賺了多少。其中第一個人賺了10錠,第二個人賺了5錠,最后一個人用手巾包了那錠銀子,捂了一年沒賺一個子兒。這位富翁于是命令后者把那錠銀子交給賺錢最多者。這種“劫貧濟富”的現象,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馬太效應”。 《馬太福音》中還有一句名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就是“馬太效應”的真正含義。 上世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