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是市場行為最基本、最原始的兩大表現之一,也是技術分析的基本要素,是投資人看盤的一個主要焦點。道氏理論中明確強調交易量在確定趨勢中的重要作用。
顧名思義,成交量是指單位時間內股票交易市場或個股買賣的交易總量。每一筆買單或賣單均對應一筆賣單或買單,成交表明買賣雙方均對此價格認同,認為此價格合理,方能達成交易。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股價的認同程度,成交量大,表明了多空分歧大,反之,多空分歧小。如果一方在此價格無法買到,自然會出高價買進,價格將會上升,反之,如果一方在此價位無法賣出,將會掛出低價賣出,那么價格勢必下跌,股票價格的漲跌就此產生。
成交量的大小,可以衡量股票市場或個股交易的活躍程度,并由此觀察和了解買賣雙方進入或退出市場的狀況。有經驗的投資者,往往把整個市場或個股的成交量作為衡量和觀察市場趨向變動的前提,并從中尋找主力機構或探尋莊家的動向,選擇入市或退出市場的時機。
成交量是股票市場的原動力,沒有成交量配合的股價如同無本之木,因此,成交量是投資者分析判斷市場行情,并作出投資決策時的重要依據,也是各種技術分析指標應用時不可或缺的參照。
成交量與股票價格、交易時間、投資者意愿、市場人氣等諸多因素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成交量的變化過程就是股票投資者購買股票欲望彼消此長的變化過程,也是市場人氣聚散的過程。當人氣聚斂,成交量增大,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介入,必定刺激股價攀升;股價升至一定高度,投資者望而卻步,成交量開始徘徊,獲利盤紛紛出手,成交量放大,又會導致人心趨散,股價就會下跌;而當市場恐慌,拋盤洶涌,成交量的放大似乎又成為人氣進一步渙散的引信;待到股價繼續下跌,成交量萎縮,投資者逃脫唯恐不及,供大于求,股價又走入低谷……如此循環往復。
如果從參與者的屬性來區分、界定成交量的買進方與賣出方的關系,那么成交對象可分為:
(1)散戶賣出、散戶買進;
(2)散戶賣出,主力買進;
(3)主力賣出,散戶買進;
(4)主力賣出,主力買進。
其中第四種又分為不同的主力換莊、相同主力對倒下跌、對倒拉升、不同主力之間協議轉讓。
需要提醒的是,僅僅根據成交量,并不能準確判斷價格趨勢的變化,至少還要有價格確認。雖然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個可能引起本質變動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