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富簡投>知識中心> 經(jīng)典書籍> 贏家秘訣:一年只進出股市一次
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fā)放獎勵。 展開
有位五年前退休曾服務(wù)銀行的朋友,學(xué)歷大專并不耀眼,最高職位是經(jīng)理,估計月薪低于8萬元,但他透露有3億元身價,絕大多數(shù)是縱橫股市的成果。
根據(jù)我的觀察,我這位朋友為人正派,應(yīng)該不會參與股票炒作,更不會結(jié)交上市公司經(jīng)理打聽內(nèi)線消息,操作股票量力而為,不會藉錢擴張信用,究竟是如何積上一般上班族望塵莫及的財富呢?
終于他告訴我致富秘訣,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每年只進出股市一次,既然每年只有一次出手機會,自然非常慎重,短線低點引不起他進場意愿,唯有中長線買低點才是入市買股票的時機。
本來我以為這位朋友有獨到分析及選股策略,方能正確掌握中長線底部,后來方知他的進場時機就是單純地與市場恐慌心理對作而已。
例如民國77年初蔣經(jīng)國逝世,股市跌到2千多點,市場多數(shù)人恐慌大賣股票,他就進場承接;他也不是買在最低點,通常買了以后股票都還更低的價位,但最后都證明市場賣壓造成股票超跌,即使不是買在最底部,也買到相對低點的超跌價位,后來都是大賺。
他的理論是丟一次銅板猜出正反面的機率是五成,但連續(xù)丟5次都猜對的機率有1/32,對比股市進出,一年只要賣一次,贏的機率至少50%,若與市場恐慌心理對作,贏的機率是百分之百;反之短線進出,次數(shù)愈頻繁愈容易虧損,這種簡單的道理,讀過或然率的人都懂,必到大學(xué)去修高深的微積分。
由此可知,股市贏家不是聰明才智一流者,而是嚴守紀律的人。
至于選股就更簡單,每年買進對象都是績優(yōu)的權(quán)值股,20年前是臺塑、南亞,10年前是三商銀,5年前就是臺積電、華碩,這種選股的概念等于是買指數(shù),不要小看其威力,臺股是大漲大跌的淺碟式市場,每年低點到下一波長線高點,指數(shù)漲幅少說有20%的漲幅,換句話說,我這位朋友每一次進場,保守估計投資報酬率至少三成,如此積小勝為大勝,難怪能夠累積3億元身價。
這位朋友致富的經(jīng)驗,給我們一個啟示,其實不必花太多精神去選明牌,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用盡心思尋找明牌,卻誤中市場拉高出貨陷阱,最后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
投資需要專注,所以一年做一次股票就好,甚至一生只要能掌握幾支好股票,就足以致富了。靠投資已累積幾千萬財富的許啟智,1年只做3檔股票,他喜歡找被誤判的股票,然后等待市場還他公道。事實上,不論多、空市場,每年都有這樣的好股票等著被發(fā)掘,這是累積財富的秘技。
找尋好股票的悟力外,培養(yǎng)忍耐的EQ也很重要,雖然近幾年臺股走空頭,但是幾乎每一年都可見到市場人氣渙散,但之后股市反彈2000~3000點的機會。20001年美國911事件,去年10月,都是市場充滿悲觀氣氛、融資大減、大盤成交量萎縮持續(xù)一段時間、許多股票本益比被打到低點,然后才展開一波行情。
如果夠有耐性,每年等這樣的機會一來,集中火力出手一次,即使空頭市場也賺得到錢。臺灣工銀投顧副總經(jīng)理黃偉杰就觀察到身邊幾位投資高手,忍功一流,每年都在等這樣的投資機會出現(xiàn),沒有機會就情愿做壁上觀。
一年做一次股票,本來就要在對的時機、選對的股票,才能在股價漲高后來個大豐收。
對的時機發(fā)生在市場最悲觀的時候,對的股票也往往是被市場遺棄的丑小鴨,所以期間的不安就必須靠耐力、靠信心來度過。
股票交易過程中,不論買進或賣出,都得支付0.1425%的手續(xù)費,而賣出后,還要繳交0.3%的證交稅,算一算每進出一次,成本為0.585%。用絕對金額來表達,如果一次買賣股票的數(shù)額為10萬元,那么成本就是585元。
可不要審略了這個看似不高的金額,現(xiàn)在來看看每周進出股市一次侵蝕獲利的程度。以一年52周計,交易成本就是30.42%,意思是,10萬元每周在市場轉(zhuǎn)一次,一年就得平白繳交給券商及政府3萬元,相對的,要cover這3萬元的成本,你必須有能力每年賺進三成的獲利。現(xiàn)在靜下來想想,每年賺三成,你有這樣的本事嗎?
文章很精彩?轉(zhuǎn)發(fā)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