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一種是即時關系。注重個股的走勢與大勢的走勢相結合來看,從而判斷當日的強勢股,波段性的強勢股(潛力股)。其概念是:其創新高,伴隨大盤股指創新高;而它有所回檔,大盤股指緊跟著回落,但其回檔的幅度較大盤淺。
另一種為靜態關系。按照以往的規律,市場機警人士認為:離開成交密集區遠了,彈簧壓得深了,機遇也就隨之而來。縱觀上海股市幾次強勁的反彈,都是先有空間,再借助題材發動的。對投資者來講,遠離成交密集區,必有黑馬誕生,與其拘泥于探討指數下跌到多少點,還不如在跌勢中尋找避風港,在漲勢中挖掘領頭羊!
(二)養“馬”
養“馬”的人超過任何一個短線高手。許多人選黑馬還可以,卻往往處于黑馬還沒有跑,自己倒已經下來的尷尬境地,黑馬的含義不僅是指明日能漲10%的個股,真正意義在于二個方面:第一方面是高劑量的送、配,并在適當的時機填滿權;第二個方面是指利潤增長點,所謂的利潤增長點,就是說企業內在機制的裂變和國家經濟欣欣向榮相匹配。例如1996年的“黔輪胎”。養“馬”實際上指的是優良業績保證下的持續股本擴張或者高含金量所帶來的長期回報率,其原理在于仔細研究上市公司的產品,發現有前景的產品,其股價必有后勁。
1、以“長虹”為例
“長虹”上市以來,年投資回報率為超過200%。1994年8月,長虹第一次分紅,每10股派紅利12元送紅股2股。1995年7月第二次分紅配股,每10股配2.5股轉配7.41股,其中配股價7.35元,轉配股價7.55元。然后,在此基礎上每10股派紅利1元送紅股7股,由于“長虹事件”,“長虹”轉配紅股(轉配股不上市)上市流通.1996年8月,“長虹”第三次分紅,每10股送6股。第四次分紅每10股送6股配3股,如上市時擁有1000股,則共有流通12198股和不流通股6351股。
2、以“申華”為例
1987年3月,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個人股)6995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發行價100元。1990年12月,100元面值的股票分割為面值10元,同時增資擴股40萬股,每股面值10元,溢價發行,每股溢價15元。1992年5月,第二次增股50萬股,溢價發行每股95元。隨后拆細:一股變十股。為了達到總股本需規范的5000萬股以上,破例實施一送三股,1994年十配三后送七,1995-1996年,十送二配三。
如最初投資2萬元,擁有200股,單參與配股,現在已經超過100萬股了。以18元計,市價將近2000萬元左右。
“長虹”和“申華”告訴我們:只要含金量高,任何價位拋出都是錯的。
3、利潤50%的概念
資金的年收益率如能達到30%,就算較大的成功。于是,許多人煞費苦心,到處打聽黑馬,寄希望于一戰成功;或在幾個強勢板塊中,同時低吸高拋,寄希望降低成本來提高收益率。當時,這二種方法都屬“中策”,有可取之處,但前者多少帶有僥幸成份,一旦難以見效,后果不堪設想;后者的總體節拍較難把握。這種被動的提高收益率的方法也難以達到30%,更何況50%?
實際上,盯住一個十送五的“個股”養馬:如其強權成功,或填滿權,不就是50%的利潤嗎?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