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舉牌,興奮;再舉牌,迷惘,再舉牌,熱鬧。其真正意義可能就是:不花一分錢做董事長。
賽格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企業并購部的檀江來先生曾較全面的談了目前中國企業并購過程中斷十大難題。(1)資本市場發育不全。(2)人才的缺乏。(3)法規體系不健全。(4)政府和上級主管部分的干預。(5)企業產權不明
這個技巧的原理:都指導大資金進來容易出去難,索性把浮動盈利換成股票,這種方法是賺股票而不是賺錢。在宏觀背景趨好的情況下,與其有短期現款,不如擁有大量前景看好的股票,更何況還可以通過送配把成本再度降低,既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半年后有可伺機出局,又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我們把并購板塊中的某個作為假想敵,進行摹擬來揣摩其真正意義。由于吞吐程度,巨額資金往往強調板塊效應。假如“申華”不斷舉牌,雖然舉牌的部分被鎖定半年,但完全可以避實就虛,通過一下二個部分把舉牌部分的成本降到最低,一個是中其相關板塊的股價上揚中,一個是中“申華”相當部分的低價暗倉中,這樣“舉牌的申華”雖被鎖定,但幾乎沒有成本。我們進行一下簡單的摹擬。 以“申華”持續被舉牌為例。首先,同步吸納控股板塊,等待他人“抬轎”,當達到理論收集兩的三分之二時,就可以推高“申華”(由于內資控股板塊聯動大,故收集量可達15%—20%,外資控股板塊聯動小,收集量不宜超過15%,先推高內資控股板塊,然后在適當的時機推高外資控股板塊)。這時的策略要堅定、持續地樹起“申華”大旗,讓“申華”從的線股價位,逐步邁上二線股價位,在市場認可的基礎上再邁上一線股價位。理論上“申華”中8元可漲至28元,在這過程中,應控制其流通股50%左右(以分倉的方式),因為控制的太大會影響其日成交量,造成股價雖高而股性不活,控制的太小不可能對股價走勢隨心所欲,影響其它后續步驟。如累計持倉為9000萬股,暗倉的成本為10元,為5400萬股明倉的成本為20元,為3600萬股,假如果計舉牌至20%,市價與明倉的成本向接近,則所關進的籌碼成本為3600*20=7.2億,這7.2億絕不是小數目,但它只不過是個絕對值,相對值究竟是多少?請看關聯板塊及其暗倉“申華”的活力能力。(見圖表3、圖表4)
股票名稱流通股收集量(元)漲至(元) 持倉成本(元) 獲利(萬元)
延中實業 10368 2000 7 — 14 9 2000*2=4000
飛樂音響 6524 1000 6 — 12 8 1000*2=2000
愛使股份 10108 2000 6.6—16.3 9 2000*3=6000
申華實業 17901
飛樂股份 11354 2000 7 — 11 8 2000*2=4000
興業房產 8448 1500 9.5—13.5 10 1500*2=3000
鄭州百文 1549 500 6 — 14 8 500*3=1500
四川廣華 8000 1000 4 — 8 5.5 1000*2=2000
北京北旅 5298 500 5 — 7.5 6 500*2=1000
鞍山一工 9960 1000 4 — 7 4.5 1000*2=2000
“申華”從“96.8.28”的7.40元(開盤價)至“96.10.29”的26元(收盤價)
中關聯板塊的圖表中可見“愛使”的滯后效應、聯動效應、比價效應及所能帶來的巨大潛在利潤。理論上關聯板塊可獲利25500萬元;總獲利為54000+25500>72000(萬元)。
關聯板塊所獲的利潤雖非很大,但這是前奏曲,沒有真真假假的轟動效應,別人只會扎“申華”當作莊股而少有問津。當然這種算法較為粗糙,許多細節沒有深談,例如,“鄭州百文、興業房產”原已有實力莊家,和它搶籌碼有一定的難度;對于5000萬股左右的關聯板塊,難以收集到大量,也不宜派發等,所以真正做到不化一分錢是有難度的,更何況調動如此龐大的資金,既要獨樹一幟,又要配合大市,也非一般集團所能,只不過不這種思路講出來,一方面講了大資金,大兵團作戰的一種總體策略,一方面提醒中小投資者不要在高位追漲其關聯板塊,很顯然關聯板塊的火爆其實是一種服從地位,是圈套。
舉牌所產生的熱點都是表象,關聯板塊的崛起,更是“申華”主力的要求,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既可以達到控股的目的,可控股的資金又都是別人贊助的。
關聯板塊的“愛使”從“96.10.9”的6.60元(開盤價)至“96.11.20”的16.30元(收盤價)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